2022年1月1日,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正式生效實施。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,RCEP覆蓋15個成員國,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。一年來,廣東省積極把握RCEP機遇,尤其以深圳為前沿,多措并舉打通貿易‘黃金通道’,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。
一、政策紅利持續釋放,廣東外貿迎增長新機遇
RCEP生效后,廣東憑借其地處改革開放前沿、產業基礎雄厚、外貿體量龐大的優勢,迅速出臺配套措施。通過優化原產地規則、降低關稅壁壘、簡化通關流程等,幫助企業充分享受協定紅利。數據顯示,2022年廣東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額達2.5萬億元,同比增長8.2%,其中深圳貢獻突出,對日韓、東盟等市場出口顯著增長。
二、深圳率先布局,打造貿易便利化高地
作為廣東外貿的‘龍頭’,深圳依托RCEP,重點在以下幾方面發力:一是強化數字貿易,推動跨境電商與RCEP規則銜接,支持企業通過‘單一窗口’快速申領原產地證書;二是拓展市場空間,鼓勵深圳企業加大對成員國高端制造、電子產品等優勢產業的出口;三是優化物流通道,完善‘海陸空鐵’多式聯運體系,提升至東盟、日韓的貨運效率。例如,深圳鹽田港開通多條RCEP直航航線,貨物通關時間縮短30%以上。
三、企業受益明顯,產業鏈協同深化
RCEP實施一年來,廣東尤其是深圳企業積極利用累積規則和關稅減免,降低生產成本,增強國際競爭力。以深圳某電子企業為例,其出口至日本的零部件關稅從5%降至零,年節省成本超千萬元。同時,RCEP促進區域內產業鏈融合,廣東與東盟在電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合作加深,形成‘廣東研發+東盟制造’的新型分工模式。
四、挑戰與展望:持續優化貿易生態
盡管成效顯著,廣東在對接RCEP中仍面臨部分企業認知不足、規則運用不熟等挑戰。未來,廣東將加強培訓引導,推動‘智慧海關’建設,并借助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疊加,進一步打通貿易堵點。深圳計劃設立RCEP服務中心,提供一站式咨詢與法律援助,助力企業開拓新興市場。
RCEP生效一周年,廣東以深圳為支點,成功激活貿易‘黃金通道’,不僅鞏固了外貿大省地位,也為區域經濟復蘇貢獻了‘廣東智慧’。隨著RCEP紅利持續釋放,廣東貿易將邁向更高水平開放與創新。